工業革命之後,很多的農田變成了工廠,很多的農夫變成了工人
這件事情在義大利,尤其北義更加的明顯(這就是各位的老婆女朋友去義大利要買精品的原因)
以往農夫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除非農忙,否則時間很多
所以煮1杯咖啡要3-40分鐘以上也沒關係,反正時間多嘛
但是到了工業革命之後,工人是朝九晚五,沒有時間讓你慢慢地煮1杯咖啡
所以逼得工程師必須發展一個快速煮咖啡的方法
如果了解沖煮咖啡,就知道水溫、粗細度對於溶解速度有很明顯的影響
不過把粗細度磨細了 水溫加高了 再上去就到100度變蒸氣了
那就用蒸汽來煮咖啡吧
這就是1900年左右,La Pavoni設計出來的煮咖啡的機器

(順便一提:espresso原意是『快速』咖啡,沒有『濃縮』概念
看起來小杯,只是因為這種沖煮法,磨細又加壓,不需要大量的水去溶解咖啡物質
所以『濃縮咖啡』其實是一個不好的翻譯)

不過這種機器問題很大,主要原因是因為蒸汽的壓力控制不容易,所以煮起來沒有那麼的穩定
所以1920年左右,工程師繼續改良,不用蒸汽而改用熱水
但是壓力的部分加上了一個chamber與活塞,弄了一根桿子去壓活塞,以得到壓力
這就是拉桿式義式機(Leva Machine)的想法
不過這也有個問題,男生女生,胖子瘦子,壓拉桿的力量都不一樣,所以每個人煮出來都不同
因此1930到40年代,工程師改良拉桿義式機,加上了一個彈簧
所以拉桿只是壓縮了彈簧,真正推動活塞是靠彈簧,這就沒有力量大小的分別了
這就是現今主流的spring Leva彈簧拉桿式義式機或稱拉霸機,以上是義式咖啡機的起源

 

下篇將會說9bar的定義